EN
×
TOP
2024-2025年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发展趋势深度剖析

一、2024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物流装备需求增长乏力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24年,尽管经济仍保持着一定的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的下行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物流技术装备业也不例外。

       实体经济规模性增长接近天花板,使得市场需求不振。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已经趋于饱和,甚至出现过剩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对物流技术装备的采购意愿和能力下降。例如,钢铁、煤炭等行业,由于产能过剩,企业纷纷削减生产规模,减少了对物流运输、仓储等环节设备的更新和扩充需求。同时,消费市场的增长也较为平缓,零售行业的扩张速度放缓,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升级需求相应减少,进一步抑制了物流技术装备市场的发展。

       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物流技术装备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愈发明显。众多物流技术装备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降价等竞争手段,导致行业内卷严重。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打折扣,这不仅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也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政策推动行业变革,绿色智能成发展方向

       国家对于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物流技术装备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在绿色发展方面,政府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推动物流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例如,对新能源物流车辆给予购置补贴、路权优先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采用电动叉车、新能源货车等绿色物流装备,这促使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投入。同时,在环保标准日益严格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更新仓储和包装设备,以满足绿色环保要求,如推广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建设环保型仓储设施等,这为相关物流技术装备的发展创造了市场需求。

       在智能化发展方面,政策鼓励物流企业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的发布,引导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加快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如自动导引车(AGV)、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装备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政府还支持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建设智能化示范项目,为智能化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平台,推动了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1.3 技术创新成为关键驱动力,多领域技术融合发展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物流技术装备业带来了强大的创新驱动力。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等设备,实现了物流装备与货物的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使物流企业能够对物流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效率。例如,在仓储环节,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库存货物的数量、位置、状态等信息,实现智能补货和库存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物流技术装备带来了新的突破。智能分拣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货物进行分类和分拣,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物流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优化物流路线规划、合理安排仓储空间等,提升了物流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大数据技术与物流技术装备的融合,使得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海量的物流数据。通过对历史物流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从而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大数据还可以用于物流装备的故障预测和维护管理,提前发现设备潜在问题,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物流作业的连续性。

       此外,5G、北斗等技术也在物流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5G技术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为物流装备的远程控制、实时通信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无人仓、无人配送等先进物流模式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则为物流运输提供了精准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些多领域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重塑物流技术装备业的发展格局,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2024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市场规模增速放缓,行业竞争激烈

      2024年,受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和实体经济增长瓶颈的影响,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规模虽然仍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根据相关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我们认为2024年物流技术装备市场规模同比仅仅增长4%左右,与过去几年的两位数增长相比,增速大幅下降。

      市场需求的不振导致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众多物流技术装备企业为了在有限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纷纷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一些小型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困境,不得不通过裁员、削减研发投入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而大型企业则凭借其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相对有利的地位,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挑战。

      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许多物流技术装备生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部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了消化过剩产能,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进一步恶化了行业发展环境。
 

2.2 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智能化、绿色化产品比重增加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加快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步伐。智能化产品成为市场的热点,自动导引车(AGV)、自动分拣系统、物流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些智能化装备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精准定位和高效作业,有效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受到了物流企业的广泛青睐。例如,在电商物流领域,自动分拣系统的应用使得快递包裹的分拣效率大幅提升,能够满足“双11”等购物高峰期的物流需求。

       绿色化产品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政策的严格,新能源物流车辆、电动叉车、太阳能充电系统等绿色物流装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些绿色装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源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些企业还在研发和应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和设备,如可降解塑料包装、循环使用的托盘等,推动了物流行业的绿色发展。
 

2.3 国内企业加速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去”步伐加快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国内物流技术装备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许多企业通过参加国际物流展会、与国外经销商合作、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渠道。

      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能够满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物流装备的需求。例如,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对物流技术装备的需求旺盛,中国企业的产品在这些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市场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和升级,中国企业的智能化、绿色化产品也逐渐获得了他们的关注。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国内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标准法规、文化习俗等存在差异,企业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产品调整和市场适应。同时,国际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国内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三、2024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3.1 仓储设备市场:自动化立体仓库持续增长,智能仓储系统应用广泛

       2024年,仓储设备市场中自动化立体仓库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物流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通过高层货架存储、自动化巷道堆垛机作业和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货物的高密度存储和快速出入库,能够有效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据调查分析,2024年自动化立体仓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7%左右。

       智能仓储系统在仓储设备市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能仓储系统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实现仓储作业的智能化管理。例如,通过智能库存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时掌握库存数量、库存位置和库存周转率等信息,实现精准补货和库存优化;通过智能分拣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货物进行分拣和配送,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智能仓储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仓储管理水平,也为企业的供应链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3.2 运输设备市场:新能源物流车增长迅速,智能运输系统逐步推广

       在运输设备市场,新能源物流车成为增长的亮点。随着环保政策的推动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物流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24年,全国新增新能源物流车超过30万辆,占新增物流车辆总数的40%。新能源物流车具有零排放、低能耗、噪音小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物流运输的运营成本和环境污染。同时,政府对新能源物流车的购置补贴、路权优先等政策支持,也进一步促进了其市场推广。

       智能运输系统也在逐步推广应用。智能运输系统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运输车辆的实时定位、路径规划、车辆监控和货物跟踪等功能。通过智能运输系统,物流企业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障货物运输的安全和准时。例如,一些物流企业利用智能运输系统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根据实时路况和货物需求,合理安排车辆行驶路线,减少了运输时间和燃油消耗。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提升了物流运输的智能化水平,为物流行业的高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3 分拣设备市场:电商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新兴领域成为新增长点

      2024年,分拣设备市场中电商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新开工项目降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电商物流行业的分拣设备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市场竞争激烈,增长速度放缓。然而,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分拣设备的需求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新能源领域,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电池生产企业对原材料和成品的分拣需求大幅增加。这些企业对分拣设备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推动了分拣设备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在智能制造领域,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分拣和成品分拣需要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设备,以满足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要求。新兴领域的需求增长,为分拣设备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促使企业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
 

3.4 物流机器人市场:应用场景拓展,技术创新加速

       2024年,物流机器人市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电商仓储领域,物流机器人已成为货物搬运、分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以往,电商仓库依靠大量人力进行货物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如今物流机器人能在复杂的仓库环境中精准、高效地完成任务。除电商领域外,制造业也越来越多地引入物流机器人,用于生产线物料配送。在汽车制造工厂,物流机器人能够根据生产节奏及时将零部件配送到指定工位,保障生产流程的连续性,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在这一年加速推进。视觉识别技术取得新突破,物流机器人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识别货物,无论是形状各异的零部件,还是包装多样的商品,都能精准辨别。同时,导航技术也进一步优化,激光导航与视觉导航融合,使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导航精度更高、避障能力更强。此外,多机器人协作技术逐渐成熟,不同类型的物流机器人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大型物流任务,大大提高了物流作业的协同性和整体效率。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同比增长11%。
 

3.5 叉车与无人叉车市场:传统叉车稳步发展,无人叉车增长迅猛

       在叉车与无人叉车市场,传统叉车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基础,依旧保持着稳步发展的态势。在各类物流仓库、工厂车间以及建筑工地等场景中,传统叉车承担着货物装卸、短距离搬运等关键任务。尽管市场增长较为平稳,但产品的更新换代仍在持续,发动机性能不断优化,操作舒适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不同客户在复杂工况下的作业需求。

       无人叉车则成为市场增长的新引擎,增长势头迅猛。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无人叉车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作业。在一些危险、恶劣的工作环境,如化工仓库、高温冶炼车间,无人叉车大显身手,避免了人员伤亡风险。在大型物流园区,无人叉车可以在智能管理系统的调度下,24小时不间断工作,大大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2024年,无人叉车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无人叉车在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和保障作业安全方面的巨大优势,纷纷加大采购力度。
 

3.6 托盘与物流箱市场:标准化进程加快,绿色环保受关注

       2024年,托盘与物流箱市场的标准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物流行业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对托盘和物流箱标准化的需求愈发迫切。在全国范围内,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推动托盘与物流箱标准的统一,不同尺寸、材质的托盘和物流箱逐渐向标准规格靠拢。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物流器具的通用性和互换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作业效率。例如,在冷链物流领域,标准化的托盘和物流箱使得货物在不同运输环节、不同企业之间的流转更加顺畅,减少了货物损耗和装卸时间。

       绿色环保理念在托盘与物流箱市场也备受关注。可循环利用的塑料托盘和环保型物流箱的市场需求持续上升。传统木质托盘虽然应用广泛,但存在易损坏、不环保等问题。相比之下,塑料托盘具有耐用、耐腐蚀、可回收等优点,逐渐成为市场新宠。同时,一些企业采用新型环保材料生产物流箱,这些物流箱在满足物流运输需求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7 仓储货架市场: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需求,高端货架市场增长显著

      仓储货架市场在2024年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不同类型的货架产品满足了各类企业的差异化需求。横梁式货架凭借其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在普通仓储仓库中应用广泛,仍然是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驶入式货架则适用于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较高的仓库,如食品饮料、冷链仓储等行业,能够实现货物的高密度存储。

       高端货架市场增长显著,自动化立体货架和穿梭式货架等高端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自动化立体货架结合了自动化技术和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货物的自动化存储和检索,大大提高了仓储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在电商、快递、医药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穿梭式货架通过穿梭车在货架通道内运行,实现货物的快速存取,适用于大型物流中心和制造业仓库。随着企业对物流效率和仓储管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端货架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四、2025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发展预测

4.1 经济环境改善,市场需求有望回暖

       展望2025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国内经济政策的持续宽松,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的经济环境有望得到改善,市场需求将呈现回暖趋势。国家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将带动物流行业的发展,增加对物流技术装备的需求。例如,新的物流园区建设、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等项目,都将为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带来新的订单。

        同时,消费市场的复苏也将促进物流配送需求的增长,推动物流企业对物流技术装备的更新和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高品质、个性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将不断增加,这将促使物流企业采用更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2 产能过剩和内卷问题依然存在,技术创新和深化服务是关键对策

       尽管市场需求有望回暖,但国内物流技术装备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在2025年仍将继续存在,行业内卷现象也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改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和深化服务。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应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在物流技术装备中的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开发出更具智能化、高效化和个性化的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深化服务也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企业应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物流规划、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售后维护等。通过深化服务,企业可以增强客户粘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在市场中赢得更多的机会。
 

4.3 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海外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不断提升,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2025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在发展中国家市场,随着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物流技术装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中国企业的产品具有性价比高、适应性强等优势,能够满足这些国家的市场需求,有望在这些地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国企业的智能化、绿色化产品也将逐渐得到认可。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可以凭借在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与国际知名企业展开竞争,逐步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同时,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企业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五、结论

       2024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不振的背景下,面临着产能过剩、行业内卷等严峻挑战,但也在政策推动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展望2025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物流技术装备市场需求有望回暖,但产能过剩和内卷问题依然需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深化服务来应对。同时,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海外发展前景广阔。对于物流技术装备企业来说,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力度,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载自公众号:王继祥